红色之旅忆先烈,牢记历史争创优
----记应电系暑期红色之旅之“寻访息烽集中营”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积极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bwin必赢唯一官网应电系支部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了红色之旅活动。炎炎烈日挡不住应电系支部红色之旅的脚步,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在支部书记杜丽老师、系主任吕征宇老师和系副主任陈国柱老师的带领下,应电系支部前往息烽集中营进行参观学习。
息烽集中营是1988年被国务院命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一期工程修复完成并对外开放。2001年6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3月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委公布为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息烽集中营位于息烽县城南6公里,占地86亩,5万多平方米。以前这里是刘姓地主的庄园,由于离川黔公路较近,同时树林茂密,加之有一个几十米深的山洞(当地人叫猫洞),易于隐蔽,1938年,这个庄园被国民党军统局看中,将刘姓地主从这里赶走,陆续在这里建起9栋监房和军警特务的办公、生活用房,在周围山头上修建起炮楼,形成规模庞大的监狱。抗战期间,国民党当局在全国先后设有三个集中营,分别是重庆白公馆、江西上饶集中营和息烽集中营,其中息烽集中营以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等级最高、人数最多而被军统内部称为“大学”。
讲解员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实物和聆听讲解把历史画面追溯到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建立了南京政府,并实行白色恐怖,陆续逮捕了许多有影响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囚于国民党设在南京的“军人监狱”。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进犯,南京岌岌可危,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令军统将这批人迁至武汉,不久再迁湖南益阳,最后转移到贵阳息烽关押。息烽集中营有各类监室52间,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其中包括许多著名人物,如: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车耀先(成都“努力餐”创始人)、杨虎城、宋振中(“小萝卜头”)、黄显声、张露萍、马寅初等,其中600多名被秘密杀害或折磨致死,400多名下落不明。
参观完纪念馆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初入此地,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绿色、树木葱郁,但就是这个貌似园林的地方,当年却是国民党反动派迫害革命志士最黑暗、最残暴的人间地狱。国民党当局为了强迫革命志士就犯,采用了各种酷刑,如:“老虎凳、点天灯、快活椅”等毒辣手段,先后杀害和迫害致死600多人。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阴森的囚室、灭绝人性的刑具,看到了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和为全中国劳苦大众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活动,加深了全体党员对党的发展史和中国革命艰难历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党性观念,增进了团队精神。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缅怀先烈,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他们无私无畏的奉献,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建党90周年之际,红色之旅中的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震撼支部党员的心灵,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激情岁月与艰苦历程,同时对比今天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感受身为共产党人的自豪感与历史使命。在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作为党员更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继承和发扬先烈们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