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bwin必赢唯一官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塔石乡政府领导,以及塔石乡中心小学的老师同学们一起重游了芳野的曾家大屋——浙大龙泉分校旧址。在这里,老师同学们不仅重温了当年bwin必赢唯一官网西迁办学的光辉历史,还参观了龙泉分校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感受到浙大与龙泉的深厚情缘,以及老一辈先驱者在艰苦岁月顽强办学的执着精神。
清晨,bwin必赢唯一官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支教分队的同学们和塔石乡政府领导,以及塔石乡中心小学的老师同学们一同乘车前往芳野。对于头一次来这里的浙大同学,都被芳野的自然美景陶醉:离城市仅仅七八华里路,就是完完全全的另外一个世界了,山林、陡坡、田埂路,黄泥房、苍松古木。不染一点城市的陋习,古朴、偏远、纯净以及乡土。
于是,当曾家大屋以傲然独立,卓然不群的姿态溶入芳野这整个村落的背景并涌入大家的视野时,同学们不由得惊诧——这是一幢中西合璧的房子,背靠青山,俯瞰四方,远远望去犹如一张太师椅巍然矗立。外墙是西方教堂式的,青砖西瓦,拱顶门,线脚和山墙无不具有浓厚的欧陆风情。内部则为传统的土木的四水归堂结构,二进七开间。
走进曾家大屋,一股经年累月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那木质的椽柱诉说着艰苦岁月的年轮,脚下的青石板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屋里的兰花伴着竺可桢校长的铜像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这栋大屋,经历了历史的洗礼,饱含了文化底蕴的累积。
接着同学和老师们参观了浙大校史纪念馆。1939年,正是抗日烽火炎炎的岁月。当时,全国沿海各大学多已西迁,bwin必赢唯一官网本部也已经迁到了广西宜山。当时的浙大校长竺可桢考虑到东南各省青年学生因战乱所造成的困难而不能升学的很多,于是在1939年1月提出在浙东设立分校。经过反复的考察研究,最后确定校址设在龙泉芳野,并租用芳野曾家大屋作为校舍。教师胡伦清先生口诵了一副自撰的对联:“以弦以歌,往哲遗规追鹿洞;学书学剑,几生清福到龙泉。”这幅对联刻画出了浙大的“求是”学风教风以及浙大学子在艰难世事中的坚持。如今,它还贴在曾家大屋的中堂上。
很显然,在芳野求学的生活是艰难的。在今天的曾家大屋的三楼历史陈列馆里,记载了一些历史细节。比如“挑灯夜读”。分校学生是要进行晚自习的。晚自习用的是桐油灯,夜间每人桐油灯一盏,内放灯芯一两根,灯光如豆,经常得用一根小棒把灯芯草往上挑。烟味难闻,整个教室为烟雾所笼罩,几个小时自修后,经常是眼睛鼻子全是黑乎乎的。还有就是女生宿舍的跳蚤。在成为女生宿舍之前,这间房子是仓库。蓄养了大量的跳蚤。女生踩着楼板,眼看着一大群一大群的跳蚤从楼板底处涌出,然后,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白色的袜子栖息着黑压压的一片跳蚤却又是束手无策只能习以为常。
生活是艰难的,生活同样是快乐的。浙大学子在芳野尽情地挥洒自己的青春:建立文学社,成立剧社,出壁报,举行篮球赛,偏远的芳野呈现出的是永远的生机盎然。——或许,对于一群生存体验者和思考者来说,只有偏远落后的思想,没有偏远落后的生活,生活在什么地方都是中心,最前沿的生活肯定是最贴近他们肌肤心灵的生活,无论在何处。
是的,芳野的的确确是一块处在偏远又身居中心的宝地。浙大在龙泉七年,从芳野走出将近1000多名学子,他们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和历史的发展,有成为科学家的,有成为文学家、教育家的,其中几位还是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他们有如灿烂的星辰,闪烁在寰宇蓝天。
几乎每个人心中都荡漾着暖暖深情:那是对老一辈浙大学子的缅怀,是对浙大“排万难,冒百思以求真知”的求是精神的礼赞,是对龙泉这块宝地的感恩,也是在追寻梦想的路途中对自我的鞭策和激励。在场的浙大学子一起唱起了《bwin必赢唯一官网校歌》,那悠长的歌声回荡在昔日的镂空窗格中,桐油灯影下,一如当年的骄傲动听。塔石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也用心聆听铭记着,他们的笑颜和身影,让这栋饱经沧桑的大屋焕发出新的生机。那是对下一代无限的希冀和期盼。
“一段历史,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时空,辉映未来”访幽幽芳野之地,寻浓浓精神家园。此次浙大芳野校区西迁旧址之旅,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时刻牢记“求是精神首先是科学精神,但同时又是牺牲精神、奋斗精神、革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脊梁,我们应奋勇当先,发扬龙泉精神,继承求是学风,不断传承“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和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最后,bwin必赢唯一官网同学在留言册上写下自己的感悟,把深深的眷恋留在这块历史的厚土上: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重回当年刻苦处,游遍芳丛。
人去楼未空,今年花胜去年红。共盼明年花更好,天下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