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我院电力电子13级硕党支部在教二405就“党的群众路线”这一主题举办了教育实践学习讨论会。会议上四个学习小组依次展现了各自的学习成果,视角不一,形式多样,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下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交流学习活动。
首先党支部书记、主持人周贺简要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背景,指出党的群众路线一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对于群众路线的总要求有了更加形象生活的诠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同时他也强调了自己对党支部建设所坚持的一贯宗旨,即广泛化、个性化,希望将电力电子13硕党支部打造成一个凝聚力和活力并存的集体。
接下来便是四个学习小组的创意性成果展示,也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打头阵的蔡环宇小组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阐述了他们对于群众路线在不同时代下涵义的理解,从煤矿工人到八路军战士,从民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在小组成员们声情并茂的扮演下,党支部的同学们对群众路线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加深了体会与理解。之后的肖强组则恰恰相反,参与的小组成员们讲述了自己亲见或亲历的故事,朴素却引人深思。其中唐凡森分享了自己在贵州的支教经历,提到在没有环卫工人的乡潭县,“党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会主动承担起环卫工作”;王睿则介绍了浙大电气维修小分队,自1981年创立以来,已累计工作时间超过3万小时,服务于浙大同学及周围二十多个社区。

第三个展示的杨波平小组选择极具时代性的政务微博作为切入点,通过两人对谈的茶话会形式展示了微时代下的群众路线,令人眼前一亮。杨波平组以“平安北京”“北京交警”这两个非常活跃的政务微博账户为例,向大家展现了在大到人身财产安全小到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中,党通过政务微博这个渠道与人民群众实现了很好的沟通,同时也表示群众应该更多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及时地反映民意,这样才对群众路线的落实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最后的李广地小组紧跟时政,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入手分析群众路线的新含义,主要包括了教育、户籍和土地制度三个方面,结合主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政策变化的理解。
在活动的最后,党支书周贺从形式和内容对四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进行了总结。他谈到,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各小组的表现,第一小组是“全”,第二小组是“实”,第三小组是“巧”,第四小组则是“新”;大家思路活跃,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对于学习和交流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以后也会将党支部的活力型作风坚持到底。(文/李雅文)